(肖诗琴、王一环、李苗)8月17日,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“2025中国顶尖舞者成长计划”(群舞组)正式拉开帷幕。音乐舞蹈学院舞蹈系继入围国家级“山花奖”全国总评后,再度跻身国家级重大舞蹈类展演——“顶尖舞者”全国展演行列。原创舞蹈《客家帕语》作为广东分区的优秀推选作品,赴四川遂宁参与“2025中国顶尖舞者成长计划”全国作品展演。
今年,通过视频报送和13个分区推选,近140个作品进⼊全国作品展演(群舞组)。为期6天的展演,将推选出年度优秀作品(群舞组)、顶尖教师(群舞组)、顶尖编导(群舞组),着⼒于为中国舞蹈事业培养更多优秀⼈才,打造更多“高峰”作品。
大合照
【帕起客家韵,舞诉岁月长】
一块蓝巾帕,一卷人生书。广理学子以舞蹈《客家帕语》亮相顶尖舞者全国展演舞台,用灵动舞姿勾勒出客家女性的时代群像。编导赋予蓝巾帕的符号意义——遮阳、担物、育婴、祈福融入舞蹈叙事。蓝巾帕扬起时,是日夜劳作的鲜活剪影;翻飞间,交织着似水柔情与铮铮坚韧,无声赞颂着岭南文化中熠熠生辉的女性力量!
作品剧照
作品剧照
【幕后淬炼,匠心传承】
从动作到情感,从队形到文化理解,团队深入采风、研读客家文化。为了最终呈现,师生们利用暑期反复排练,逐帧打磨动作细节与情绪表达。在王恺副院长的带领下,指导老师肖诗琴、王一环、李苗老师的精心指导下,学生们以身体为笔,细腻诠释客家女性刚柔并济的生命底色。抵达遂宁后,更是争分夺秒合成走台,终以精湛表演,让客家女性的形象在舞台深情绽放。
排练现场图
【以舞为媒,传递学院之声】
广州理工学院始终坚持以文化人、以美育才,此次《客家帕语》的创排正是学校“注重实践、深耕地域文化”教学理念的生动实践。音乐舞蹈学院依托岭南人文资源,持续推动民间艺术与当代舞台的对话,让学生在实践中传承文化、提升专业素养。
大合照
《客家帕语》的成功展演,不仅是学院舞蹈教学成果的集中体现,更展现了广州理工学院“立德树人、服务地方”的办学担当。学校通过艺术创作弘扬地域文化,塑造学生文化自信,同时以专业舞台为窗口,向社会传递理工科院校中人文艺术教育的蓬勃生机。未来,学校将继续支持师生开展深度艺术创作,推动更多融合传统与现代、兼具人文温度与艺术高度的作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。
稿件来源:音乐舞蹈学院
撰稿:肖诗琴
图片:王一环
初审:李苗
复审:李丽丹、王恺
终审:全艳
广州理工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 粤 ICP 备 2020085089 号
地址:广州市白云区太和兴太三路 638 号 邮编:510540
办公地点:一号教学楼1011-1013 联系电话:020-39761652
邮箱:yywd@gzist.edu.cn